林叔叔講故事-羅漢與觀音
作者-林瀅
在浙江省的杭州灣海外,有一群島嶼叫做舟山群。
其中有一島名「普陀山」,是佛教勝地,
島上有七八十座寺廟,僧人們所拜奉的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。
據說好久以前,有一天,觀世音忽然想離開普陀山到什麼地方走走。
去什麼地方好呢?
觀世音心裏沒有主見,就走上普陀山的最高頂--佛頂山去瞧瞧,
這一瞧,卻瞧見幾百里外在浙江省內的天台山上有一座「國清寺」,
僧人們在那來來往往,很是熱鬧。觀世音決定到天台山去看看,
就變普通客人,飛跳一步,跨過大海,落在國清寺的山門。
果然這兒風景非常的漂亮.而這國清寺也相當雄偉,除了僧人以外,
更有不少佛教徒上燒香,許多僧人都站在路邊等候燒香的客人布施銀錢。
原來這國清寺也是一個大禪林。卻巧這時間,
天上的五百位羅漢也變做普通僧人,混在僧群中等客人布施。
他們認不得觀世音變的客人,還以為他是個有錢人來寺燒香的,
大家就擠向她,拚命的念著「阿彌陀佛」,意思是要她多給一點錢。
但是,佛法比他們高一層的觀世音,早就看出這是五百羅漢,
只是不便說破,卻苦著被他們糾纏,脫不了身,正在這時,
國清寺的方丈--佛寺的主管出來了。這位方丈看不過,
就喝開那五百羅漢變的窮僧人,有禮貌地上前向觀世音合掌行個禮,
問說:「請問你是那一位大施主,是由什麼地方來的?」
觀世音知道這位方丈非常有修養,就坦白地告訴他
:「我是南海的觀世音,特地到你們這兒來玩玩,看看風景的。」
「啊?原來是觀世音菩薩!」五百羅漢一齊高興地嚷起來
:「難得難得,希望善薩在我們這兒多玩幾天,我們請菩薩吃羅漢齋!」
於是五百個羅漢都忙起來了,有的去採菇摘果,有的下廚炊煮,
其餘的就陪著觀世音在山上各處看風景,到了吃齋飯的時間,
五百個羅漢在齋堂裏坐下來,請觀世音坐在客位上,
高高興興地吃起羅漢齋來。像這種請客,客人只有觀世音一位,
主人卻有五百個。因此,據說後來世上的人們請客,每遇到客人少,
主人反比客人多的時候,往往說是「羅漢請觀音」,就是由這個典故而來的。
一連玩了好幾天,天天接受羅漢們的請客,觀世音心裏實在過意不去,
就想在這座天台山上留下一些奇蹟,也算是回答羅漢們的一番好意。
所以,這天觀世音就對羅漢們說
:「你們天台山的風景真是幽美極了,
國清寺更是雄偉莊嚴,可惜的是你們還缺少一件東西。」
「缺少什麼呀?」羅漢們不由奇怪地問著。
「缺少一座寶塔。」觀世音說
:「如果你們能在國清寺附近再造一座高高的寶塔,那就完美了!」
「不,」有一位羅漢說
:「能有一座寶塔固然好,但我覺得造塔反不如造橋。
菩薩不是參觀過叫做『千丈岩』的那一處風景麼?
那千丈岩兩邊最接近的地點,不過丈把遠,
可是由於底下削壁十仞,面對面不能通過,
必須繞幾里遠的一個大彎,才能走到對面。
這對於上山的客人非常不便,我們住在山上經常由那兒經過的,
更是覺得頭痛。
因此,我建議建造大寶塔,不如建造千丈岩的交通橋更加迫切!」
觀世音心裏有意成全這兩件大事,就笑著對羅漢們說
:「是的。
跨越千丈岩的交通橋固然很切要,建造大寶塔我認為也不能延緩。
依我看來,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,你們五百位羅漢,
合力去造塔;由我一個人獨自來造橋,你們看怎樣?」
「好極了,好極了!」五百羅漢不由一齊說
:「我們能夠這樣分工合作,
同時進行兩個大工程,一定會使這天台山無可比的壯觀!」
「不過,」觀世音又說
:「為了使工程趕快完成,我們不妨來一次比賽。
不論造橋或是造塔,都要在今夜裏完成,到了五更雞叫,
還沒完工的,就算輸了,你們敢不敢打這一個賭?」
「沒問題,沒問題!」羅漢們又一齊說
:「我們一定跟菩薩比賽,如果我們先完工,
菩薩就得請我們到普陀山去玩玩了!」
這是因為羅漢們心裏認為觀世音神通再大,只有一個人;
羅漢這邊卻有五百人,怎樣也不會輸的。然而,觀世音的想法恰恰相反,
他認為千丈岩雖然削壁千仞,只要施些法力,可以就地取材,
一點也不費神;但建造寶塔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磚塊,
羅漢們雖然有五百人,而且也人人都有神通,
卻要想在一夜裏收集到那麼多的磚塊,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「好吧,」觀世音說:「我們一言為定,今夜就動手!」
說是夜裏就動手,羅漢們可不敢在人們沒睡覺以前去進行,
否則讓國清寺的僧人們看到他們在運用法術,勢必引起很大的騷動。因此,
延到大寺鐘樓敲起睡覺的鐘聲以後,五百羅漢們才漸漸在寺外樹林裏集中,
大家商量好建塔的地點,以及分工合作的辦法以後,
的確也為了收集石塊與磚頭的問題傷了一陣腦筋。最後才算一切談妥了,
在夜深人靜裏悄悄地動手,各人顯出神通,搬石的搬石,
運磚的運磚,拌灰泥的拌灰泥,砌基座的砌基座……大家忙做一團。
觀世音是否也在這時候忙著去造橋呢?
沒有,他不但沒有到千丈岩去造橋,而且還躲在國清寺旁邊的山凹上,
偷瞧五百羅漢的動靜,因為她想知道羅漢們怎樣解決磚石問題。
這時候她放眼瞧下來,看到了羅漢們熙來攘往,搬磚運石的情形,
不得不佩服羅漢們的聰明了。更由於看沒多時,
一座又大又牢的塔基已經砌造完成,她不由著實地佩服五百羅漢的神通廣大。
可是,也在這時候,使她記起來自己造的橋一點也沒有開始,
輸了可不是玩的。於是他急急離開國清寺,向千丈岩飛來。
前面說過,觀世音要建造這座橋,原是計劃就地取材,
不必去搬運什麼林料的,她究竟怎麼個就地取材呢?簡單極了,
只見她顯起神通,變成一個巨人,一腳站在千丈岩這邊,一腳站在千丈岩那邊,
兩手抓住兩邊的山岩,用力一拉,兩邊山岩像麵粉做的一般,
被拉出兩條又粗又大的岩柱,就把這兩條岩柱往中間一合,
這就成了一座天然的岩石橋,也就是十年以後人們所看到的古蹟「石梁橋」。
把橋造好以後,將近下半夜兩三點鐘了。
觀世音不知道羅漢們把寶塔造了多少,於是她又輕身飛到國清寺上面的山凹處,
往下一瞧。很不錯,一座又高又大的賣塔已經砌好,只差了塔頂還沒有,
這時候,觀世音忽然想起跟羅漢們開個玩笑,於是就用手掩著嘴巴,
做起雞叫的聲音來,這兒雞聲一聲,四下裏真的引來了許多雞聲,此起彼落。
羅漢們原以為差個塔頂很快就可以蓋好,那曉得雄雞報曉,天快要亮了!
只得遵守著起先說過的諾言,大家一齊住手。
這一座寶塔也就成為天台山另一千年古蹟的「通天塔」。
為什麼後人把它叫做「通天塔」呢?
那就是因為羅漢們沒有把塔頂蓋上,以致寶塔上面是通天的緣故。
第二天,在天台山底下附近幾個城市的居民,大清早起來,
忽然發現一件怪事。那就是當主婦們起床去燒飯,爐灶裏燒的煙竟然悶在屋子裏,
煙氣迷漫,不曉得什麼道理,後來偶爾跑到屋外去看,
才發覺屋頂上磚砌的煙囪突然不見了,起先還以為只是一家發生這種怪事,
後來這一談起,原來全城都是這樣--每一家屋頂的磚砌煙囪都沒有了。
過了幾天,人們又得到另一個怪新聞,說是天台山國清寺附近,
出現了一座磚砌的「通天塔」。人們懷著好奇心,湧上天台山去瞧。
這一瞧,更看出一個怪現象,原來砌成「通天塔」的全部磚頭,
大小不齊,長短各異,而且每一塊磚頭一處白一處黑地,活像蛇皮上的花斑,
人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全城的屋頂煙囪,都到這兒堆成大寶塔了,
就由於這一次的奇蹟,天台山附近城市居民的屋頂上,以後依然沒有蓋煙囪,
而且世代相傳,竟然變成了至今天台山區域的特別風俗。
話說回頭,五百羅漢看見觀世音早把橋造好,
而他們自己的寶塔卻來不及完工,只好當場認輸。觀世音也就趁這時候,
向羅漢們告別,回到普陀山去了。觀世音走了以後,五百羅漢坐下來,
靜靜地檢討為什麼寶塔不能在雞鳴以前完工,檢討再三,忽然記起一件事:
當四下裡的雞聲亂鳴了後好久好久,才聽見寺裏打著起床的鐘號。
於是大家一下子想通了。這一定是觀世音開的玩笑,使他們來不及完工。
「這個玩笑開得太大了!」羅漢們嚷著說:「我們五百人卻上了她一個人的當!
「我們非想法報復不可!」「對!對!我們要報復!」羅漢們嚷了一陣子,
最後決定乘著陰曆二月十九觀世音生日這一天,大家都到普陀山去見機行事。
這一天既然是觀音佛誕,普陀山上可熱鬧極了。不但來往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,
就是由各地方來朝拜的僧人也雲集在這個海島名山上,人數何止幾千。
五百羅漢就是變成了普通僧人,雜在燒香的人群裡混上山來的。
不過,五百羅漢所變的都是窮苦不堪的僧人,個個衣衫破爛,窮相畢露,
而且其中還有瞎眼、啞巴、五官不全的、手腳缺斷的……無奇不有,
他們所以特地變成這個樣子,就是先要給上山來的客人們,
對這普陀山有個不好的印象。這是羅漢們的第一個計劃。
他們不但樣子變得難看,而且還分散在上山的道路各處,兩手兜起衣襟,
向香客們請求佈施。香客們有的給錢,有的送日用品例如毛巾襪子之類,
後來普陀山上的僧人,一直有這種向香客求布施的習慣。
客人們對於這種布施也一直都是慷慨的給與,
因此在幾千年後,人們還相信夾雜在這些窮僧人當中,
仍然有羅漢們變的僧人在內,如果得罪了他們,那就犯了對佛不敬的罪名!
上山來拜佛的客人裡,往往會有很有錢的人,為了表示對觀音佛的崇拜,
特地拿出大把銀錢來請僧人吃飯。被請的僧人往往都在千人以上。
但這並不是說請這麼多僧人上館子或是在什麼地方大吃大喝,而是向佛寺交了錢,
由佛寺的廚房做出千多份的「齋飯」,就在佛寺的飯廳裡吃的。大佛寺裡的廚房,
煮飯的鐵鍋,往往每一隻都有大圓桌那麼大。平日一餐供應幾百人吃飯都沒有問題,
遇到像佛誕這種大日子,做出千多份齋飯,也是不會有什麼困難的。
可是這一天,五百個羅漢決心要搗蛋,因此在進齋堂吃午飯以前,
大家悄悄做個決定。就是說,等到吃午飯的時候,大家放鬆褲帶,盡量的吃,
一定要吃得廚房裡煮的飯供應不上。這是報復計劃的第二步。
吃午飯的時間到了。一千多僧人──連五百羅漢變的在內,一個跟一個,
魚貫地走進齋堂坐下來。等到念過佛經,就開始吃飯。五百羅漢果然放開肚皮,
個個張大嘴巴,拚命的吃。不到五分鐘,幾十桶裡的飯都被吃光了。
廚房裡急忙再抬出十幾個飯桶來。過了五分鐘,又被吃個精光。
羅漢們仍然圍在空桶子邊等盛飯。廚房裡傳出話來,說是飯沒有了。
「什麼?沒飯了?我們才吃了一碗飯,飯就沒有了!你們這還叫做千人大齋呢?」
五百羅漢分散在各角落,手拿空飯碗,圍在空飯桶邊,你一言我一語,說出好難聽的話
:「普陀山這麼大的寺院,竟然煮了飯不夠僧人們吃,這不是太丟臉了?」
這可叫管理膳食的和尚著了慌,急忙出來說好話,
請大家這一餐將就些,晚上一定叫廚房多預備,務必使大家吃個飽。
五百羅漢才悻悻地走出販廳,同時對那管膳食和尚說
:「晚上的飯如果再不夠吃,我們把要廚房裡的鍋子打破,
還把普陀山的小氣向全國各禪寺去宣傳,看你們怎麼下台!」
管理膳食的和尚們心裡怎樣也想不通,何以煮了那麼多飯還不夠吃,
但是,觀世音菩薩張開佛眼一瞧,卻完全明白了是怎麼回事。
因此,當膳食和尚們在廚房裡發呆,甚至有人還打算辭職不幹的時候;
觀世音卻變成了一個普通僧人,走進廚房裡來,對他們說
:「今晚由我來煮飯,
他們就是個個那有彌勒佛那麼大的肚子,我也有辦法叫他們裝飽。」
管理膳食的和尚們,雖然不認得這個僧人是誰,卻由於普陀山的寺廟太多,
僧人彼此不容易都認得,自然也就答應晚飯由這個僧人來煮。
到了晚飯時分,五百羅漢又隨著大批僧人,走進齋堂坐下來,
張開大口吃飯了。他們不知道觀世音已經有了準備,
卻依然盡量放大肚子,把白飯往肚裡裝。可是,越吃飯桶裡的飯越多,
吃到每一個羅漢肚子鼓得真的比彌勒佛還大,放在齋堂裡的每一隻飯桶,
依然盛著滿滿的熱飯。管膳食的和尚起初心裡十分耽心,此刻看到這種情形,
不由放大膽子,高聲叫大家盡量吃,廚房裡還有十來鍋飯沒裝出來。
羅漢們這一想,知道是觀世音揭穿了他們的計劃,
於是大家只好默不作聲,隨著大夥兒走出齋堂,走出了佛寺大門。
不料,觀世音即刻叫人把大門關起來,不許五百羅漢再進佛寺來搗蛋。
五百羅漢走出山門,回頭瞧見山門關上了,不由老羞成怒地說
:「關山門,你們關吧!看你們能關到幾時只要有一天,
你們把山門一打開,我們就立刻再回來吃飯!」
因此,直到現在,普陀山這一座大禪寺的山門,仍然緊緊關閉著,
僧人們出入,只走邊門,沒有人敢下令把大山門打開來。